我知道那張x光在照什麼東西了...
膝蓋彎曲約30度,x光朝小腿平行的方向照下去...

這是我這次照x光時接受到的非常特殊的一個方向
以前以往都只是站著照正面和側面

重點是,影像直接送到門診那邊,我卻只有看到正面和側面的那張
(我現在知道已經太晚了...那張x光片我並沒有看到......
真是懊惱,如果早點讀這篇文章...明明早就存在電腦裡了)
我當時想說可能是在照半月版那個平面,但是以那篇文章的敘述來說,
是在照髕骨與股骨or脛骨的相對位置......

希望六個月的回診依然有這個項目,(x光的單子似乎和上次的相同.)
唉~醫生都不大跟我提髕骨軟化症的事情
大概是知道我啥也不了解吧!

=====文章隨意貼一下=====
髕骨軟骨軟化症 

  【病因病理】髕骨軟骨軟化症是髕骨軟骨局部外傷與勞損,或退行性變引起的病症。多見於膝關節用力的運動員,如籃、排球及鐵餅、跳高運動員。

  膝關節屈伸活動時,髕骨與股骨的關節面相互擠壓和磨擦,而半蹲位用力時髕骨軟骨承受很大的壓力,反覆的屈伸用力或一次過猛的用力都可使髕骨軟骨磨損,甚至剝離,同時在股骨相對關節面上也有相應的病變。關節的滑膜和脂肪墊往往同時損傷而充血、肥厚。

  【臨床表現】膝部疼痛或膝軟,初期運動後明顯,尤其於半蹲位時,休息後能減輕,以後症狀加重,開始運動時膝部疼 痛,繼續活動後即不再痛,但運動後症狀明顯,出現跛行。休息後症狀緩解或消失。再加重時,則凡半蹲位均疼痛。患者都有膝關節典型的膝半蹲位一次或反覆過勞 的受傷史。早期疼痛在膝前部,以後波及整個膝部。屈伸並不受限,但單足半蹲及伸膝抗阻力時疼痛加重,偶而輕微活動時有“卡住”感和清脆的彈響,係髕骨軟骨面不平所致。髕骨及髕骨後面壓痛(於伸膝位一手將髕骨向內或外推,而以另手檢查)。合併膝關節其他損傷,則有相應的臨床表現。

  檢查時股四頭肌萎縮,髕骨軟骨面可有壓痛,伸膝抗阻試驗往往疼痛,將髕骨向內側方推、按,髕骨下緣明顯疼痛,有“鉤住”感。X線檢查一般為陰性。

  【治療】
  1.中草藥外敷內服,或醋酸化可的松局部注射,或理療。並應注意避免損傷。
  2.如症狀嚴重合併關節交鎖,或活動障礙,膝部腫脹疼痛明顯。必要時手術切除損傷退化的軟骨面。


=====

長距離跑者,則因膝關節長時間活動,若是有下肢生物力學異常的情況,如:髕骨位置異常(太高或偏向外側)、下肢骨骼結構問題造成股四頭肌拉力方向過於外偏(Q angle過大)、或大腿內側肌肉力量較差等等,造成膝關節活動時,髕骨在脛骨髁上不正常的活動路徑(abnormal patellar tracking),因而產生較大的磨擦時,會引起臏骨後方的疼痛,稱為髕骨-脛骨症候群(patellofemoral syndrome),也有人把它叫做「跑者膝」(runner's knee)。

有髕骨-脛骨症候群現象的運動員,做關節鏡檢查有些會發現髕骨背面的軟骨有磨損現象,稱為髕骨軟化症(chondromalacia patellae)。在診斷上,髕骨軟化症必須是做了關節鏡之後,發現有軟骨磨損的現象才成立,否則只能稱為髕骨-脛骨症候群。

=====
「跑者膝」和「跳躍膝」的區別
「跑者膝」和「跳躍膝」都會造成膝關節前方的疼痛,從疼痛部位其實並不容易清楚區別:

「跳躍膝」的疼痛通常在髕骨下方與髕腱連接處;但「跑者膝」的疼痛位置比較不明確,可以在髕骨內側、外側、下方或後面。

從疼痛發生的情況來看,如果疼痛是在跑步當中發生,並且疼痛程度隨著跑步持續的時間而逐漸加重,比較像是髕骨-股骨症候群(跑者膝);它還和退化性關節炎有一個相同的症狀:久坐之後要站起來時會感到膝彎節痠痛,這種情況也有個名稱,叫「電影院膝」(movie-goer's knee)!
如果有髕骨軟骨磨損的情形(髕骨軟化症),在膝關節活動時,可能會感到有捻髮聲(clicks or cripitus)。



在進一步檢查時,跑者膝(髕骨-股骨症候群)通常會要照膝關節的X-光片(屈膝的特殊角度攝影,因為要看髕骨與股骨髁的相對位置),同時也可以量一下股四頭肌外偏角(Q angle),檢查一下立姿時髖關節、膝關節的列位(alignment),及足弓的情形,這些都有助於分析下肢生物力學的異常;只有極少部份須要進一步做關節鏡檢查(看是否有髕骨軟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或關節囊縐摺synovial plica),通常是在保守治療(復健治療)一段時間發現效果不佳時,才須要考慮。因為後面這兩種情況都可以用關節鏡治療。

跑者膝(髕骨-股骨症候群)的處理原則包括:

1.減輕疼痛與發炎 – 休息、冰敷、物理治療(低能量雷射、經皮電刺激、超音波等)、非固醇類止痛藥。

2.矯正髕骨位置異常 – 如果有髕骨外移現象,用貼紮(taping)矯正:主要的一道,是從膝內側拉向外側固定。在貼紮完成後必須立刻評估它的效果,試著蹲下看看,原本蹲下會痛的,貼完之後應該可以在蹲下時膝關節不痛。如果沒有這個效果,就要拆掉重貼。通常是要再加上稍微旋轉髕骨方向的矯正。

3.股四頭肌內側肌的肌力訓練 – 尤其是股內側斜肌(vastus medialis oblique, VMO)目的也是為了強化股四頭肌對髕骨內上側的拉力,以減少不正常的髕骨運行。先從不會引起疼痛的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開始,然後做膝關節彎曲0-20度的小範圍、「閉鎖式」(closed kinetic chain)膝關節伸肌強化訓練。限制在這個角度的肌力訓練其理由為髕骨-股骨關節的壓力會隨膝關節屈曲角度的增加而增加,故要避免膝關節彎曲角度過大,造成髕骨-股骨關節壓力增加而引起疼痛。在訓練時可以讓傷側腳的腳尖略微朝外(脛骨外轉),以集中肌力訓練於股四頭肌中內側的肌肉。此外,也可以用坐姿兩膝之間夾排球的方式,加強股內收肌群的肌力,以幫助穩定髕骨的位置。

4.改善膝關節外側組織的延展性 – 使用復健物理治療中的徒手治療手法,放鬆並改善膝關節外側組織的延展性,配合髂脛束(ileotibial band)及腿後肌群(hamstrings)的伸展運動,以避免造成髕骨向外側移位。

5.護具(brace)的使用 – 球類運動員可能會考慮使用市面上的護具商品來減輕膝關節的疼痛。護具不像貼紮可以針對個別的問題處矯正,對髕骨的傾斜或旋轉也沒有矯正的效果;但是對於反覆性髕骨脫位的運動員,或是因皮膚問題無法使用貼紮者,可以使用膝關節護具來取代。一般運動愛好者如果有髕骨-股骨症候群造成的膝關節疼痛,要注意不要用彈性繃帶直接在髕骨上加壓,如此反而會增加疼痛。

6.生物力學矯正及其他因素 – 下肢的生物力學異常必須加以診斷與矯正,因為足部或髖部的力學異常都會影響到膝關節。若有足弓過度內壓(excessive pronation)的現象,會造成小腿內旋,髕骨朝向內側,而股四頭肌的拉力也就偏向其外側。足弓墊(arch support)可以改善這種狀況。運動中髖部控制不良也會增加膝關節髕骨-股骨間的壓力,必須從股中間肌(gluteal medius)等髖關節肌肉的加強運動來改善。其他因素包括訓練、跑鞋、跑道地面等,也須加以檢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g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